近日,我校光电工程学院山东省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创新团队梁兰菊教授课题组联合培养研究生吴锦涛研究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超灵敏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实现了对甲胎蛋白的超灵敏检测。研究成果以“Ultra-sensitive terahertz metamaterial sensors hybridized with graphene for trace detection of the cancer biomarker”为题发表在《OPTICS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图片2.png](/__local/F/FC/7B/472678FEDF5CC80D06BF37DF602_91CA5BE9_10ED3.png)
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肝癌的标志物甲胎蛋白是蛋白质,它的震动频率恰好落在太赫兹波段。因此本研究工作根据该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石墨烯太赫兹超表面生物传感器。通过石墨烯与超材料结合,增强太赫兹波与物质之间的效应,增强期间的灵敏度。
![图片3.png](/__local/B/4E/14/A7D1FCA87C6DBEB5AD096EA3016_F56DBFD0_49CD8.png)
太赫兹超表面与石墨烯结合是影响传感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本工作使用设计的超表面传感器对甲胎蛋白和葡萄糖分别进行了检测。传感器对甲胎蛋白、葡萄糖的检测极限为15 pg/ml, 1 fg/ml,最大谐振峰频移值为28.87 GHz、13 GHz,最大振幅移动为237%、84%,从而实现了对甲胎蛋白的超灵敏检测。该项工作将超表面和石墨烯与太赫兹指纹光谱相结合,实现了对物质的超灵敏检测,为生物传感和医学领域的快速、定性和定量检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4.png](/__local/E/45/57/130BD63F8B079F8AB7BFACF411F_59C81C6A_47214.png)
![图片5.png](/__local/A/23/48/BAD077875505E6D4E727C74775C_E214E7C5_780C9.png)
该成果由枣庄学院、聊城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作完成,是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取得的新成果。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等基金资助。
原文章链接网址:Ultra-sensitive terahertz metamaterial sensors hybridized with graphene for trace detection of the cancer biomarker - ScienceDirect
(文/图 光电工程学院 编辑/研究生处 审核/闫昕)